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就网约车行业进行了深入采访。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称网约车运力已经饱和,提醒大家谨慎进入网约车行业。那么,入行网约车究竟能赚多少?网约车司机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何评价呢?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澎湃新闻采访了多位网约车司机,他们中有在一线城市跑网约车多年的老司机,也有刚入行不久的“新手”司机。他们最初选择跑网约车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做生意失败的,有原先行业不景气的,也有看中了网约车门槛低、无需高学历、无需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对他们来说,跑网约车是当下相对不错的职业选择。
城市人口和网约车数量是决定网约车生意好坏的重要因素。在一线城市,如拥有千万人口的广州,早晚高峰叫车需求量大,市场供不应求,此时网约车司机的账号分数、是新手还是老司机等,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然而在一些人口基数较小、网约车数量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充分了解市场并做好服务工作则至关重要。
广州的甘先生是一位有着十年跑车经验的网约车司机。他告诉澎湃新闻,虽然相比十年前刚入行时,他的收入确实下降了,但跑网约车依然是他重要的收入来源。他每天需要面对路面行车压力、精神压力增大等问题,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出车。他注意到全国多地发布的入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但他更关注每天入账的流水情况。他认为如果生活成本不高,一天200元左右的收入也可以接受。在他看来,网约车只是一份普通的公共运输行业工作,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未来或许平台会越来越多,但他会坚持跑下去。
而在一些网约车运力趋于饱和的城市,如宁夏银川市,尽管发布了风险预警,但依然有老司机的生意不错。王师傅就是其中一位。他通过多年的跑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养号”经验,如保持车辆干净整洁、注意服务细节、提高乘客好评率等。他认为这些细节对提高接单率和收入至关重要。
也有一些刚入行不久的新人表示担忧。康先生是宁夏吴忠市的一名网约车司机,他建议想入局的人一定要算好账,谨行。他分享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每天的接单量和流水等情况,认为入行成本较高,收入却不一定理想。
网约车司机们的经历各不相同,有喜有忧。对于想要入行的人而言,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做好服务、谨慎决策。而平台也应提供更多透明信息,帮助司机和乘客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网约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