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爱迪生电灯泡的发明贡献和意义

爱迪生电灯泡的发明贡献和意义

谈及灯泡的发明者,许多人首先会想到爱迪生。他并非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

灯泡,我们通常指的是白炽灯泡或白炽灯。在灯泡诞生之前,人们大多使用的是煤气灯。随着电的发现和应用,科学家们开始探索用电力替代煤气的可能性。早在1808年,韩福瑞·戴维便发明了电弧灯,其原理是基于将两根碳棒与电池连接,通过接触产生电流,进而在高温下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电弧。

尽管电弧灯比煤气灯更为安全且更亮,但它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价格昂贵。主要是电池的成本高昂,而且当时的电池不可充电,因此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电弧灯的费用。

由于电弧灯并非理想的解决方案,科学家们继续寻找煤气灯的替代品。终于在1878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斯旺发明了使用碳丝的真空玻璃灯泡,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白炽灯。他在自己的家中成功点亮了这一发明。

白炽灯问世后的第二年,汤玛斯·爱迪生为之发明了白炽灯泡的发电机、插座和保险丝等相关设备,为白炽灯的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

戴维发明的白炽灯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即寿命较短。为了寻找更长的灯丝,各国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钨丝因其长寿命而被广泛采用。关于钨丝灯的最早制作者,存在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爱迪生,也有人认为是的库利奇。

简单回顾了白炽灯的发展历程后,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白炽灯的小知识。

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白炽灯位于加州利弗莫尔的消防局,自1901年以来一直持续发光,已超过百年,被称为“百年灯泡”。该灯泡仅在消防局搬迁和电源故障时熄过两次灯。为了保持其亮灯状态,据说提供了较低的电力。

关于灯丝发光的原理,电流是电的流动。当电子在电线中移动并遇到灯丝时,流动会受到阻碍,与灯丝的原子碰撞产生热量和光线。白炽灯泡内保持真空状态并充入氩气或氮气等气体,以防止灯丝因氧化而烧断。

白炽灯内含有灯丝,而荧光灯则没有。白炽灯利用热辐射原理,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发光。供应给白炽灯的电能大部分用于,只有约5%转化为光能。而荧光灯则通过水银蒸气和氩气的化学反应以及特殊的发光物质,将电流转化为紫外线,再转化为可见光。

进入21世纪后,人们意识到白炽灯的高能耗问题,开始用LED灯替代。LED是发光二极体的缩写,利用半导体电子装置制成,具有耗电量小、少、寿命长的特点,其寿命比白炽灯泡长数百倍。


爱迪生电灯泡的发明贡献和意义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