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扁鹊的故事告诉我们防微杜渐,小病不治会酿成大祸的道理。

扁鹊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也深刻地揭示了小病不治可能酿成大祸的道理。

据说,扁鹊的哥哥长桑君曾教导他:“疾之始生也,治之易为力,及其成也,举身难救。”意思是疾病刚发生时,治疗很容易见效;等到病情严重了,就全身难救了。扁鹊将此牢记于心,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有一次,扁鹊出巡,遇到蔡桓公。他看到蔡桓公后,就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蔡桓公不以为意,认为扁鹊是想炫耀自己的医术。然而,扁鹊离开后不久,蔡桓公的病情果然加重了。扁鹊再次见到蔡桓公时,说:“君之病已深入肠胃,不治将益深。”蔡桓公此时才感到恐惧,但为时已晚,最终不治身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疾病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小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发展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因此,我们要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及时就医,防微杜渐。只有从小病小痛入手,才能避免酿成大祸,保佑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