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与柳永都是北宋词坛的璀璨明珠,尽管两人的风格各异,却同样受到了广大词人的推崇。苏轼属于豪放派,而柳永则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两人的才华不相上下,但在当时,柳永的名气似乎更为显赫,他的词作深入人心,广为流传。苏轼对柳永亦是抱以高度赞赏,宋朝文人俞文豹在《吹剑录》中记载,苏轼曾好奇询问身边的朋友,他与柳永谁更有才华,谁的词作更受人喜爱。朋友回答,柳永的词适合妙龄少女的清脆歌声,而苏轼的词则需由豪迈的关东大汉来演唱。
这背后或许透露出苏轼对柳永的些许“妒意”,但同时也表明了柳永的才华横溢。他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更是脍炙人口,其中的“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被众多名家所化用,苏轼对此亦是情有独钟,他在自己的词作《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中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两句,推陈出新,写出了新意。
《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是宋词中的双调,共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历代的文人都曾填写过,但若论及名气,柳永与苏轼的词作当属最佳。他们的作品不仅情感深沉,更有着独特的情感表达,无法被他人模仿。苏轼在这首词中虽然化用了柳永的名句,但同样展现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这正是他最为出处。
上片依旧遵循了宋词的常见描写方式,先描绘景色再表达情感,情景交融,这是宋词的一大特色。昨夜秋风仿佛从远方吹来,皎洁的月光洒在屋顶,寒意袭人。词人独卧,抱着被子难以入睡,心中的愁苦无以言表。玉漏长滴,更增伤感与孤独。
下片则重点描绘心境,以及身在他乡的孤独与无奈。词人身为旅居外地的游子,尚未谋划归计。梦中惊醒,枕上满是思念故乡的泪水。衣带渐宽,并非因为别的缘故,而是新到的书信增添了更多的忧愁。苏轼在这最后两句中巧妙地化用了柳永的名句,使得整首词更加深沉,表达了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苏轼与柳永的词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他们的才华均令人赞叹。在这首充满感伤的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他在创作手法上也有所突破,化用柳永的名句却毫不显得突兀,只是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个人对苏轼这首词非常喜欢,它不仅写得深情,还表达了一种孤独的心境和真实的生活态度。一首好的作品应该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无疑,苏轼这首词打动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