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数九歌中的数九是从什么节气开始的

数九歌中的数九是从什么节气开始的

“九九歌”是中间冬季的一种传统节气说法,相信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每年冬至过后,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寒冷的冬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九”了。

“进九”之后,人们开始“数九”,这一习俗来源于我国古老的农耕文化,寓意着寒冬中春天的脚步日渐临近。很多人误以为“数九”是从冬至日当天开始算起,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但实际上按照历法,“数九”应该从冬至后逢壬日算起。

壬日和庚日都是干支历中用来纪日的单位。说起干支历,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其实,它是我国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的一种方法。在干支历中,每隔十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或者壬日。比如,如果某一天是庚午日,那么十天后就是庚辰日,再过十天则是庚寅日。

说到夏至,我们通常知道夏至日是夏季的极致,但真正的入伏时间并不是在夏至日这一天,而是在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同理,“数九”中的“入九”也是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计算。这就是所谓的“冬至逢壬数九”。

那么,“九九歌”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首歌谣是根据大自然的冷暖变化和农事活动来编唱的。从一九到九九,每个九都有相应的天气和农事特点。比如,“一九二九冰上走”,表示这时候天气非常寒冷,河面都结冰了;“七九河开”,则表示冰雪开始融化,春天已经悄然来临。

“九九歌”的内容有很多版本,各地的歌谣可能都有所不同。以我家乡的版本为例:“一九二九冰上走,三九四九冻破石头,五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九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谣生动地描绘了从寒冷到春暖的过程。

为什么叫“数九”而不是“数八”或其他数字呢?在传统文化中,古人认为大自然的变化与阴阳消减有关。“九”在古代哲学中是极数,至阳之数,也是至大之数。数九的累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春天的脚步更近了。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具体的“进九”时间,可以通过计算得出。以2023年为例,通过一系列的计算和对照天干地支序数表,我们可以得知2023年“进九”实际上是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的。

“九九歌”是我国农耕文化和大自然力量的美妙融合,是劳动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种节气说法,更是人们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现在我们可以直接查万年历知道具体的“进九”时间,但这一传统习俗仍然值得我们了解和传承。


数九歌中的数九是从什么节气开始的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