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成语家风之精髓——百尺竿头
【成语】百尺竿头
【拼音】bǎi chǐ gān tóu
【释义】百尺竿头,原指桅杆和杂技长竿的顶端,象征着更高的成就和不断攀登的精神。如今,这个成语更多地用来比喻已有成就后仍应继续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家风中也应该体现出这种永不满足,持续努力的精神。
【出处】这一成语源于宋朝僧人释道原的《五灯会元·长沙景岑禅师》。景岑禅师作为一位高僧,他在弘扬佛法的也用“百尺竿头”的故事教导人们永无止境的追求。他曾说过:“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即使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就,也要保持进取心,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正所谓“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我们要勇往直前,攀登生活的高峰。
【大意】在长沙的招贤大师景岑,是一位深受敬仰的僧人。他不仅精通佛法,而且经常到各处去传播佛法的精髓。有一天,他在一个的法堂上为僧人们讲经。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讲经结束后,有僧人上前请教问题,景岑便用偈帖上的文字解释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已经达到一定的成就,但这并不是终点。只有持续努力,才能攀登到真正的高峰。”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家风中应该融入这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精神,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攀登更高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