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以其早春独放、严寒留香的特性,历来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了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审美对象。我们熟悉的诗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等,都在赞美梅花的尊贵品质。
诗人石曼卿的《红梅》诗,虽然只是简单地歌咏梅花的,却遭到了苏轼的批评。苏轼认为石曼卿的诗只追求表面的形似,未能真正捕捉到红梅的神韵。为此,苏轼也创作了一首《红梅》诗,对梅花的独特品格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和阐述。
苏轼的《红梅》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红梅描绘成一位内心丰富细腻的。她因怕愁贪睡而迟开,担心自己的冰容不合世俗时尚。她故意妆扮出桃杏般的红色,但仍然保持着经受霜雪考验后的劲瘦姿态。梅花的寒心与孤傲,不愿意随春天的到来而展露姿态。这种内心的探究,进一步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孤傲独立的精神。
对于石曼卿的咏梅诗,苏轼在诗中进行了批评。他认为老诗人未能理解梅花的品格所在,过于注重外表的绿叶与青枝,而忽视了梅花的本质。苏轼强调,看待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