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印泥干了加什么油

印泥干了加什么油

此件白寿山雕辟邪纽方印出于吴熙载之手,其“暂止便去”之语源自《大佛首楞严经》卷二。关于此印,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鉴别寿山石印石的新旧以及名家落款的真伪。

让我们关注如何鉴别寿山石印石的新旧。这件吴熙载款白寿山雕辟邪纽方印,是在搜寻寿山石印石篆刻项目时,在一南部藏家卖场意外发现的。标题为“老件寿山石 白芙蓉 辟邪兽印章 有落款可惜看不懂”。从照片来看,辟邪印纽的雕工精细,石质白净似白芙蓉。边款采用流畅的行草字体,与吴熙载的行草风格相符。印文的布局、笔法和刀法呈现出浙派风格,与吴熙载后来的作品风格有所不同。此印的定价虽然较低,但仍比市场价高出不少。由于照片解析力不足,无法判断其新旧和年代,因此需要谨慎判断是否为吴熙载真品。

在鉴别印石材质方面,此石手感沉重,颜色呈灰白色,虽有温润感,但缺乏芙蓉石的油润感,因此个人认为并非卖家所称的白芙蓉,更像是善伯洞。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鉴别篆刻印石的新旧。不同时期的印石材质有所不同,明代主要使用青田石,清早期开始使用寿山石,而蒙古巴林石则是近采的。通过材质可以初步判断印石的新旧。不同时代的印纽造型和雕刻风格也有差异,明代印纽较为古朴,清代雕工更为精细,薄意雕在民初成为主流。工具痕迹也是判断印石新旧的重要依据。老印纽采用手工雕刻,留下的是刀痕;而现代印纽则多采用电钻工具雕刻,留下的是旋转工具痕迹。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通过手摸雕刻印纽、边款和印面来判断印石的新旧。老件表面经长期使用,会变得柔顺不扎手,而新仿制品则会有明显的棱角。观察雕刻凹处的污垢、表面皮壳包浆以及磨损程度等也可以辅助判断印石的新旧。

即使判断是旧的印石,也无法确保是真品。因为明清篆刻名家的作品在生前就有伪品出现。那么如何鉴定名家落款篆刻的真伪呢?这需要从印文的布局章法、笔法、刀法以及边款入手。平时要广泛涉猎并记住明清各派代表性名家的特殊风格,以便在见到其印石篆刻时能够迅速辨认。人脑不可能记住所有名家的风格特征,这时候就需要依靠个人的眼力和直觉去伪存真。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收藏门”(sc-men),一起探讨更多关于收藏的知识和技巧。


印泥干了加什么油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