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熬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有人工作到深夜,有人追剧刷短视频直至凌晨,虽然有些人早早上了床,却总难以入睡。那么,究竟几点睡觉才算熬夜?长期熬夜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这个问题并非只是晚睡一两个小时那么简单。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的作息应该顺应自然节律,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帝内经》中提到:“人卧则血归于肝。”晚上是肝脏养血解毒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候仍然过度用脑、用眼、用心劳神,会对身体造成损害。长此以往,不仅肝脏受损,其他脏腑也会受到波及。
现代医学研究也指出,晚上11点至凌晨是多个器官代谢排毒的重要时段。如果不能保证在这个时间段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内系统会受到干扰,免疫力下降,心脑血管系统压力增加,身体各个方面的功能都将逐渐失衡。
关于超过几点入睡算熬夜,中医有自己的“时辰表”。在一天当中,子时即2至1点是最关键的养生时段。此时气血归肝,是养肝血、滋的重要时间。如果子时仍未入睡,便意味着打破了阴阳转换的规律,扰乱了的生物钟。通常建议晚上10点左右,11点之前入睡,确保在子时至寅时处于安稳的睡眠状态。
熬夜带来的身体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严重。除了常见的疲惫和白天犯困外,长期熬夜还会导致气血亏虚、阴阳失调、五脏受损等各种症状。例如,长期晚睡者常感神疲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肝主疏泄,通志,熬夜时多使用眼睛与脑力耗伤肝血;作息紊乱直接影响脾胃功能;熬夜最直接的结果是削弱正气,导致抵抗力下降等。长期熬夜还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熬夜后的虚损问题,中医调理重在养阴清热、疏肝健脾。根据体质和具体表现进行调摄,如肝郁型可采用疏肝解郁之法,旺型可采用养阴清热之品等。改变熬夜习惯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调整,如设定固定作息时间、建立睡前仪式感等。
睡眠是一剂天然的补。顺应自然规律,是健康的第一步。每个子时的深眠,都是对肝血的最好滋养,对心神的最佳安抚。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呵护自己的身体和脏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