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13 Pro Max作为苹果公司在2021年推出的旗舰机型,无疑是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深受消费者喜爱。最近有关该手机物料成本的揭秘引发了广泛关注。那么,关于iPhone 13 Pro Max的物料成本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呢?为什么如此之低?国产供应商在苹果的供应链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经过深入探究,我们发现iPhone 13 Pro Max的物料成本实际上仅为约币2800元。尽管该手机的起售价高达8999元,但其物料成本并不高。国外某机构的拆解结果显示,所有物料成本加起来仅为438美元。这一数字令许多果粉感到惊讶。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这仅仅是最基础的成本,考虑到苹果在国内销售需要缴纳的各项关税、技术研发成本等,这个价格并不能等同于真实的销售价格。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出苹果在供应链管理上的优势。他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零部件,并成功地将其组装成高端智能手机。这一点从iPhone 13 Pro Max的显示屏幕可以看出,虽然由三星提供且成本较高,但在全球显示屏幕排名中却位居前列。这也证明了苹果对零部件供应商的把控能力非常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供应链网络,但其核心供应商中却鲜有来自的公司。这意味着在iPhone 13 Pro Max的关键零部件供应中,国产厂商的角色更多是代工和组装。例如,其搭载的A15处理器由苹果自主研发并交由台积电代工,而5G基带芯片则来自的高通公司。这也反映出苹果对国产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对此情况的认识和理解能帮助我们认清国产厂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所面临的挑战。这对于进一步推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不能过度解读苹果CEO库克所说的苹果离不开市场这句话的含义。虽然市场在苹果的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苹果的核心供应商并非来自这并不意味着苹果不重视国内市场而是表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市场之间仍存在着竞争格局和经济规律这也在提醒着我们应该持续重视科技发展自主研发创新同时提高国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这种情况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