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和世界级自由港,繁荣程度仅次于纽约和伦敦,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这里拥有世界级的建筑、快节奏的生活和时尚摩登的娱乐享受。现代化的繁华与旧时代的古物古迹、朴素生活方式在这里交织,吸引着大量“港漂”前来。
港漂圈网站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900名“港漂”中,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其余则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和福建。
这些“港漂”主要集中在四大行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贸易及物流业以及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香港的就业机会更大,因此留下来的人更多。
虽然“港漂”与“北漂”都有关于在大城市工作但不拥有当地户籍的问题,但在香港,户口并不是一个主要的困扰。香港的户籍允许居住在香港的公民在连续居住7年后申请成为永久居民。与“北漂”相似,高昂的房价是“港漂”们面临的最大挑战。香港的房价是全球最昂贵的地区之一,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度居世界第三的香港,住房问题对“港漂”来说尤为严峻。
许多“港漂”选择租住㓥(tng)房。㓥房是房东为了多赚租金而将原本只能整套出租的房子分隔成若干小空间,分别租给不同的租客。在香港,房屋面积通常使用平方英尺而非平方米来计算。一间㓥房的面积可能只有几十到一百多平方英尺。
小㓥(tng)的生活极为紧凑,卫生间和厨房常常合并设计。在这种环境中,炒菜时如果遇到需要上厕所的情况,做饭的人可能需要躲出去等待。更有甚者,只能共用卫生间,居住空间极为有限,被人形象地称为“棺材房”。
港漂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例如,有的女孩从小城市来到香港读书,刚开始适应得很好,但后来因学业压力和自由度的增加而陷入困境,甚至发展成网瘾少女。还有的港漂在求学和工作中面临社交困境,因语言和文化差异难以融入当地社交圈。也有港漂如李先生,他和妻子的高收入让他们在香港购房并觉得除了房价之外,其他消费并不算高。他们在深圳和香港之间的消费对比也显示了香港消费相对实惠的一面。
香港是一个人才“中转站”,人们来到这里寻找机会,也有人在这里扎根结果。不论留下还是离开,他们都曾有过一个共同信念:“我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那就是为美好明天而努力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