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家长们关心的教材编写问题,陈先云表示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自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于2017年秋季在全国投入使用以来,社会对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编写组将在全社会的共同帮助下不断完善和提高教材质量。
针对记者提出的一些具体疑问,陈先云也进行了一一解答。比如关于“庄稼”的“稼”应读轻声却标注本音的问题,陈先云解释这是基于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规律和实际学习需求,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注音方式。在低年级阶段,学生识字量小,普通话基础不佳,因此教材采用全文注音的方式,以减轻学生识读汉字的负担,并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讲好普通话。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全文注音的必要性降低,因此从二年级下册起改为单字注音的方式。
除了内容方面的解答,陈先云还对教材中一些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了说明。有读者发现三年级上册课文《父亲、树林和鸟》中的标点用法似乎有问题,文中引用的父亲说的话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陈先云解释这是符合标准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的,因为连续引用同一个人说的话,每个自然段开头都用一个前引号,只有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末尾用后引号。
陈先云对家长和老师们关于教材的各种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让人们更加了材的编写理念和思路。编辑:沈湫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