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蔬肥料中氮的不同形态各有特色,选择合适的类型需全面权衡各种因素:
硝态氮
– 优势:硝态氮易溶于水,能被果蔬迅速吸收利用。在果蔬生长旺盛期,它能快速补充氮素营养,促进果实的。而且硝态氮不会在土壤中积累,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较小。
– 劣势:在水田或透气性差的土壤中,硝态氮容易流失和反硝化脱氮。
– 适用情境:适用于旱田果蔬种植,特别是在设施栽培的番茄、黄瓜等蔬菜上,能有效促进其营养生长和果实发育。
铵态氮
– 优势:铵态氮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随水流失,在酸性土壤中肥效稳定。
– 劣势:在碱性环境中铵态氮容易挥发,过量使用会影响果蔬对钙、镁等元素的吸收。
– 适用情境:适用于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种植的果蔬,如南方酸性土壤中的柑橘、茶树等,能良好地被吸收利用。
酰胺态氮
– 优势:酰胺态氮含氮量高,肥效持久,适合作为基肥使用。施入土壤后,经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供果蔬吸收。
– 劣势:肥效相对较慢,需提前施用。
– 适用情境:广泛适用于各类果蔬,作为基肥能为果蔬整个生长周期提供持续的氮素供应。例如,苹果、梨等果树在秋季施基肥时常用尿素等酰胺态氮肥。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根据果蔬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结合不同形态的氮进行配合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