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灵魂和根基,承载着深厚的宗亲文化。它蕴含了德育、教育、尊亲、敬祖等传统价值,是家族世世代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除了常见的书籍形式的家谱,还有一种独特的家谱展示方式,那就是挂在墙上的“家谱轴子”。其形似卷轴,幅面宽敞,宽度和高度通常都在1米左右。
家谱轴子的主体画面一般分为两部分。上部分通常绘画着松竹、供桌和厅堂等景象,旁边设有一供桌,其上安置的牌位上写着“供奉历代祖宗之位”。而供桌下面的长路,则绘制着规整的格子,用于记录逝去的祖先和同族人的名字,使后人永远铭记亲人的名字。
关于家谱轴子的填写,首要遵循的是辈分的高低。若遇到老人名讳无法考究的情况,也会以“供奉历代祖宗之位”这八个大字来代表。不同区域的家谱填写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按照家族排行顺序填写,一行为一代;有的则一行为两代。而单个牌位的书写也因地区差异而有不同的方式,有的地方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书写,有的地方则采用中间分开,家族男性在内、妻室在外的书写方式。
家谱轴子虽然不像家谱那样常见,但作为家谱展示方式的一种,它同样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环节。重视家谱轴子,就是重视传统、不忘祖先,能培养家族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家谱轴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家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