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成语“锱铢必较”和“睚眦必报”,虽然它们的意思与“斤斤计较”相近,形容某人对于小事也要计较,小仇也要报复,但这两个成语的表达更为独特且富有古意。
“锱铢必较”中的“锱铢”,这两个字旁都有金字部,暗示与金钱有关。在古代,锱铢是计量单位,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斤、公斤。据《说苑》记载,古代的计量体系十分精细,涉及到铢、锱等单位。计算下来,一锱大约重7.8克,一铢大约重1.3克。虽然这些重量轻如鸿毛,但有人连这点重量也要计较,这就是“锱铢必较”的含义。
再来看“睚眦必报”,这个成语中的“睚眦”,是两个较为生僻的字,日常很少见到。它们实际上表示的是眼角。在古诗中,“决眦入归鸟”就是形容瞪大眼睛看鸟的情景。“睚眦”二字连在一起就是形容瞪大眼睛。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一个人心胸狭窄,连别人瞪一眼这么小的都要报复。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中的范雎。他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后,在秦国地位显赫,有人帮助他,也有人他。他的原则就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显示了他的双面性格。
有意思的是,在传统文化中,龙的第二个儿子名叫“睚眦”,因为它的眼神总是凶猛、好斗好杀。在古代的武器装饰上,常常雕刻有怒目的睚眦,用来表示这把剑的锋利和威严。这两个成语虽然较为生僻,但却富有古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