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体育与健康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合理的运动安排,以及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本期“解答家长疑问”,我们请到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体质运动专科组长梁德懿医师,为家长们解答疑惑。
问题1: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重点进行哪些运动?
答:运动是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运动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1-3岁的孩子,应该重点掌握蹲、推、拉等7种基本动作模式;4-6岁的孩子则应该进一步强化这些基本运动模式;而对于7-12岁的孩子,可以开始专项化掌握运动技能,如踢足球、打篮球、学羽毛球等。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生理承受能力来决定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避免过早开发导致肌肉骨骼不平衡发育。
问题2:面对众多运动类型,家长该如何为孩子选择?
答: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也有一个“金字塔”,日常体力活动、有氧活动、柔韧或力量型训练等都有其位置。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打羽毛球、打篮球、跑步、骑车、游泳、跳绳等,这些运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心肺机能。家长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自身情况来决定,对于球类运动等需要身体对抗的运动,家长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问题3:如何通过运动促进孩子长高?
答:长高的主要原因是骨骼发育,特别是下肢和脊柱的增长。在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都会有明显的身高增长。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营养、睡眠、运动等也起到关键作用。运动能促进成长激素的,加速血液循环,为正在生长的骨头提供更多的养料。
想要通过运动帮助孩子长高,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长。生长期的孩子应多参加轻松活泼、自由舒展的运动,如跳跃性、伸展性的运动,以及羽毛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对于运动强度的选择,应强调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中等强度最为合适。建议孩子每周运动3-7次,每次运动30-60分钟。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运动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