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详细的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龙春林教授团队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菖蒲属植物——山柰菖蒲。这一重要成果已在国际期刊《植物纲要》上公开发表。
这一新物种的发现之旅颇为有趣,竟然是在一次逛菜市场的经历中开始的。龙春林教授团队的成员们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集市调研时,意外发现了一种民间香料——山柰。这种植物在当地非常常见,通常种植在房前屋后,方便采摘。它散发出的强烈茴香气味引起了团队成员的注意。
团队成员中的博士生程卓分享了他的经历:“跟随导师在集市调研时,我们惊喜地发现了这种独特的植物。它的形态与金钱蒲相似,但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它与金钱蒲存在显著差异。”
龙春林教授团队对菖蒲属植物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这种新发现的山柰菖蒲属于单子叶植物最基部的类群,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此前被学界承认的菖蒲属植物仅有金钱蒲和菖蒲两种。
团队将山柰带回实验室,通过代谢组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等多种手段,确认了这是一项新物种的证据。观察其微观形态,可以发现果实有明显的背缝线和紫色的叶柄基部,苞片也比花序长很多,这些都与已知物种存在明显差异。
综合外形、气味以及系统发育等方面的证据,团队确认山柰菖蒲是一种新的菖蒲属植物。命名时,团队根据当地的称呼采用了“山柰菖蒲”这一名称。
关于为何一种人们世代食用的植物还能被认定为新物种,龙春林教授解释说:“新物种指的是在科学上首次发现并描述命名的物种。即使人们已经熟悉并使用了这种植物很长时间,只要它具备独特性且没有按照科学界的命名法规正式发表,它就可以被视为新物种。”他还提到,像山柰菖蒲这样的“熟悉的陌生者”并不少见,例如黑木耳和金针菇也是近年来才被确认的新物种。
龙春林教授团队还提到,山柰菖蒲这个新物种的发现和确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此前,一些当地居民可能会误将其用作中“石菖蒲”,这引发了用安全问题。新发现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并为此种民间香料植物“正名”。团队还注意到野生种群分布较少,因此呼吁加强该物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