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北京消息,小米公司在1月29日发布了一项性的隔空充电技术,并在其最新旗舰手机小米11上率先应用。这项新技术的问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很多人对此表示好奇,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疑问和担忧。
小米的隔空充电技术究竟是什么呢?它是否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样神奇?关于辐射问题,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人们还担心这种新技术是否会导致电力浪费或被邻居蹭电。
据了解,小米隔空充电技术的核心在于空间定位和能量传输。通过内置的5个相位干涉天线,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手机的毫秒级空间定位,并精准探测手机的位置。由144个天线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成形技术将毫米波定向发手机上,实现了数米半径内的远距离充电。
这项技术在应用场景上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同时为多台设备充电,而且充电效率不受异物遮挡的影响。这意味着,无论是将手机揣在兜里还是拿在手上,都可以实现自动隔空充电,彻底摆脱线材和充电底座的束缚,进入真正的无线时代。
这项技术的问世也引发了一些疑问和担忧。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是辐射问题。很多人担心这种隔空充电技术会产生较大的辐射,对健康产生影响。还有一些网友担心隔空充电可能会被邻居蹭电或导致电力浪费。
针对这些疑问,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这就是无线充电技术的一种延伸,由于需要保证充电速度,必然会加大功率,因此存在辐射问题。至于被邻居蹭电的问题,他认为由于存在墙体阻隔,穿透困难,因此不太可能发生。
项立刚还指出,隔空充电由于距离远,能量损耗也较大。相较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的损耗率曾达到30%,如果距离较远,损耗将会更大,可能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他还提到如果家中部署较多的无线充电设备,可能会对其他无线电设备造成干扰,这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小米方面针对辐射和偷电等问题回应称,目前该技术仍处于预研阶段,具体细节不便透露,但商业应用时肯定会保证安全。他们表示将会密切关注消费者反馈和业界反应,持续改进和优化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同时也有一些公司正在积极研发类似技术并对此充满期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