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自古以来便是华夏儿女心中最为深情的节日之一。提及中秋的诗篇,可谓繁星点点,如白居易的“遥闻故人心上弦,三五夜中新月圆”,或是王建的“秋思落在谁家院,今夜月明人尽望”,又或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历史的篇章中璀璨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中秋节的深沉内涵——团圆。正如那句俗语所说:“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而当我们谈论中秋的传统习俗时,最先想到的便是赏月。从魏晋时期开始,赏月便是民间中秋的重要活动。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首关于赏月的经典诗篇——《八月十五夜玩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大文豪刘禹锡。虽然刘禹锡的诗篇并没有像其他中秋诗篇那样突出团圆的主题,但却饱含了作者对月亮的深情与哲理思考。
《八月十五夜玩月》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诗中的“玩月”,便是赏月之意。这首诗将赏月之情提炼出来,毫无尘俗气息。诗的开篇“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便令人神往,仿佛看到整个天下被如玉的月色洗净,变得皓洁澄明。
中间四句,更是通过对中秋月色的细致描写,侧面烘托出月亮的皓洁澄明。如“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描绘了凉秋的到来,使得整个天空和人间都变得清爽洁净。而“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则是以星辰的黯淡与风露的光芒,反衬出月色的明亮。
结尾两句“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则富含哲理思考。世间万物都在变化,而月亮却永远如此,这不禁让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我们应该在中秋月夜,尽情欣赏,及时行乐。
刘禹锡的这首诗,无论是作为咏月诗还是中秋节诗,都是一首佳作。他对中秋月色的描绘,令人神往。虽然今年的中秋还未到来,但读过这首诗的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期待那“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的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