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铜简介
冰铜,也被称为铜锍,是一种由硫化亚铜和硫化亚铁熔解而成的冶金术语中的物质。它的含铜率在20%-70%之间,含硫率在15%-25%之间。由于其比重较大,会沉于下层,可以从冶金炉的排铜口流出,而熔炼渣则从上部渣层排渣口。
冰铜的主要成分是Cu2S和FeS的熔体,它是提炼粗铜的中间产物和原料。大多数的铜矿石都是以硫化铜(CuS和Cu2S)的形式存在,而氧化铜(CuO和Cu2O)的形式较少,含铜量较低,大约只有1.0%。铜的冶炼方法可以分为火法和湿法两种。
火法是将铜矿进行破碎、浮选、烧结、造块,形成含铜10%-35%的铜精矿,再与熔剂一起送入反射炉或鼓风炉中,在高温(1550-1600℃)下进行氧化、脱硫和去除杂质,最终获得含铜35%-50%的冰铜。也可以直接不经过冰铜的阶段,直接炼成粗铜。
湿法是在常温、常压或高压下,使用溶剂(稀硫酸)使铜从矿石中浸出,然后通过处理浸出液,使铜沉淀出来。火法适应性广,而湿法主要适用于氧化铜矿和自然铜矿。
冰铜的加工方法是将粉状或颗粒状铜原料(铜精矿)与石英沙(石)混合后,加入熔炼炉进行熔炼。在1084-1300℃的高温下,石英与铜矿中的铁、钼、镁、钙、硅等元素结合形成炉渣,剩余的部分即为冰铜,以达到提高铜含量、铜渣分离的目的。
冰铜主要用于作为吹炼炉生产粗铜的原料。硫化亚铜和硫化亚铁也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例如,硫化亚铜是一种硫化物,具有导电性,常用于制作防污涂料、固体润滑剂、催化剂和太阳电池等。而硫化亚铁则是一种化学试剂,常用于制备硫化氢气体等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硫化亚铁的着火点很低,通常在约在50℃以上即可自燃,因此在存放和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冰铜在冶金工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提炼粗铜的关键中间产物。对其主要成分硫化亚铜和硫化亚铁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冰铜的性质和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