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培养孩子成为彬彬有礼、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熏陶孩子的品质,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
父母应真诚坦率地面对自己,做真实的父母。家长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对此负责。家长应该坦诚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孩子明白父母也有情绪起伏、身体疲惫的时候,适当地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脆弱,比如“累了”、“乏了”、“疲倦了”,或是“心情起伏不定”等。通过这样,孩子能够逐渐理解并学会关心体贴父母。例如,当别人赠送礼物给孩子时,我们会教导孩子说“谢谢”。通过反复培养,孩子会学会主动表达感谢,以及其他礼貌用语,如“再见”、“对不起”、“你好”等。虽然孩子年纪尚小,尚未具备高度感恩和尊敬他人的情感,但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无疑有助于逐渐培养孩子的优秀情操和品质。
教育孩子心中要有他人。由于孩子年纪尚小,培养他们心中有他人的观念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过程。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爱心,教导他们爱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祖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伴。为此,父母要注意逐渐纠正孩子任性、自私等不良倾向。例如,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难免会发生争吵和打闹。处理这些情况是让孩子学习与人相处的重要课程之一。当孩子稍不如意就哭闹、甚至动手时,父母应抓住教育时机,不袒护、不纵容,培养孩子的正直、坦诚、善良的品质,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逐渐扩展到关爱他人,达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目标。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我们努力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文明礼貌、懂得感恩、心中有他人的小小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