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爱好者们一定听说过几年前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令人瞩目的新成员。这位“不速之客”不仅在矿物成分上与缅甸翡翠极为相似,连外观特征和物理性质也几乎无法分辨。就连最权威的宝玉石检测机构也会为其出具鉴定,确认其身份。它在市场上被称为“危料”,给原本竞争激烈的翡翠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危料和缅料是翡翠市场中的两种常见原料,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显著的不同。
一、相同之处:
1.鉴定:根据标准GB/T 16553-2017,无论是缅料还是危料,只要经过具有珠宝质检资质的机构鉴定为真品翡翠,都可以获得“翡翠”鉴定。
2.材料性质:危料和缅料都属于标准认可的翡翠玉种,具有相似的密度、折射率和光谱吸收峰等特征。
二、不同之处:
1.产地:缅料主要产于缅甸的莫西山脉,是全球翡翠的主要供应地,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而危料则产自危地马拉,近年来逐渐进入市场,但知名度相对较低。
2.颜色:缅料的颜色丰富且鲜艳,尤其是帝王绿和玻璃种翡翠,绿色纯正且富有珠光宝气。相比之下,危料的颜色偏暗沉,常见的有暗绿色、灰绿色和蓝灰色,整体不如缅甸翡翠鲜艳。
3.透明度和光泽:缅料透明度高,光泽强烈,高品质翡翠呈现强烈的玻璃光泽。而危料的透明度较低,光泽略显油脂感,常带有浑浊感。
除此之外,它们在原石特征、质地、结构等方面也存在差异。例如,缅料原石皮壳较厚,内部结构纯净;而危料原石皮壳较薄,棉裂较多。在价格和市场接受度方面,缅料因其高品质和鲜艳的颜色而价格较高,市场认可度高;而危料价格相对亲民,主要面向低端市场。
缅料以其高品质和较高的市场价值受到追捧,而危料因其独特的观赏价值也逐渐被市场接受。每种玉石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消费者在选择翡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进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