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调查】未成年人“擦边”短视频泛滥,网络平台上演低俗舞蹈热潮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发现,网络平台上出现大量未成年人“擦边”短视频,引发社会关注。这些视频中的主角多为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衣着打扮却十分化,跳着劲歌热舞,评论区充斥着不堪入目的留言。
这些短视频平台上,不乏以“初中生”“校园日常”等为标签的账号,然而背后却隐藏着软的内容。一些视频通过刻意设计的角度、暗示性舞蹈动作或的服装打擦边球,吸引网友眼球。更有甚者,一些账号直接发布涉及未成年人身体的的视频,如“脸举”“手举”“腿举”等,标价越高越隐私的部位展示越频繁。
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代跳”现象。一些博主拍摄“挡脸”舞蹈视频,网友花钱购买后便可当成自己的跳舞视频随意发布。这些视频中的女生穿着装、热裤等,舞蹈动作包含性暗示元素。业内人士指出,一些不良直播公司将目标瞄准了未成年人,通过团播等形式吸引未成年人参与。
这些“软”视频审核难度较大。虽然平台不断升级后台数据,但用户很快又会发明出新的“黑话”躲避监管。目前主要依赖人工审核,但面对庞大的视频数量,审核工作仍然面临很大困难。特别是在妆容和滤镜的加持下,很难判断主播的真实年龄。
根据未成年人保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平台很难判断主播是否年满16周岁,因此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这也给一些不良商家或个人利用未成年人进行低俗表演提供了可乘之机。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大对涉及未成年人不良内容的治理力度。家长和社会也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