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Cosplay已经和漫展紧密地绑定在了一起,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
对于作品和角色的热爱,可以说是催生Cosplay这一活动的重要源泉。回溯到日本,Cosplay的雏形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只是面向低龄儿童的衣着装饰。随着日本ACG文化的蓬展,Cosplay在二十多年后,作为同人志贩卖摊位的即兴节目,才逐渐崭露头角。
虽然目的和起源各不相同,但国内的Cosplay文化也有着相似的发展历程。在几年前,国内漫展会场的观众还不多,专业摄影器材也比较少见,社交网络的发达程度也远不及今天。场照和返图大多依赖于偶遇,或是亲友拍摄。但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国内二次元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局限性,使得国内漫展逐渐演变为Cosplay的专场。
虽然Cosplay需要较高的投资门槛,包括购买服装、饰品、假发、隐形眼镜以及角色道具等,但对于想要深入了解ACG核心文化的轻度受众或圈外人来说,Cosplay无疑是一条捷径。它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快地融入这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圈。
关于这一点,在一部名为《二次元的莉莉纱》的漫画中也有深刻的描绘。故事以一位热爱Cosplay而非特定作品或角色的角色为中心,讲述了她从接触Cosplay到成为专业Cosplayer,再到后来的迷失与重新找回初心的过程。
除了Cosplay的普及化之外,漫展内容的逐渐单一化也是如今漫展模式变得单调的重要原因。漫展的定义在广义上是非常丰富的,包括最早期的核心粉丝聚会、以ACG文化为主题的展会、各式各样的同人展,以及以Cosplay为主题的展等等。由于同人圈和出版物在国内的局限性,以及后来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国内的漫展内容开始逐渐趋同。如今大家的“漫展”,往往只剩下官方摊位、周边贩卖、Cosplay以及饮食摊位等。
虽然国内漫展和Cosplay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它们依然是我们了解ACG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文:l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