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秀山县被誉为“花灯歌舞之乡”,其秀山花灯戏源远流长,起源于古老的“灯儿戏”,融合了秀山土家族与苗族的歌舞精髓。这里的花灯戏综合了民间艺术、歌舞表演、杂技技巧与纸扎艺术,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汉、土、苗各族的喜爱。自2006年起,秀山花灯被列入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一位名叫王世金的老人开始了他的花灯戏表演生涯,并逐渐将重心转向创作与传承。他不仅系统地学习并整理秀山花灯的文史资料,还深入乡间,遍访各地,将散落民间的花灯剧目和历史一一搜集整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编撰了三套《秀山花灯集册》,成为秀山花灯的重要文献。如今已年过七旬的王世金,仍然致力于秀山花灯的传承事业。他表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秀山花灯作为文化遗产,仍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王世金老人亲手收集整理的纸质花灯资料如今被珍藏在秀山博物馆内。在博物馆内,还展示了大型花灯模型和雕刻作品,其中蕴“送灯”环节的深刻寓意和艺术韵味。馆内的展示不仅仅是物质的展现,更是对秀山花灯传承历程的一种纪念和传承。而秀山博物馆的外景也充分展现了秀山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