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前沿科技:复旦研究揭示大脑两半球间的隐秘连接】
据光明日报上海11月10日电,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团队近日取得了重要突破,针对脊椎动物大脑的两个脑半球间的连接展开研究。刘星教授与马兰教授联手揭示了一种名为基底外侧杏仁核(简称“A”)的元如何通过连接左右两侧脑半球的前连合投对侧的伏隔核(简称“NAc”)。这一发现以《杏仁核至对侧脑半球伏隔核环路编码负绪效价》为题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刘星教授介绍,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主要关注同侧脑半球内的连接,而忽略了两脑半球之间的连接作用。这次研究发现,当切断前连合后,小鼠表现出厌恶和逃避行为的受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脑透明化3D成像、元翻译组测序和顺行、逆行示踪荧光标记等,研究团队观察到A脑区存在两种不同的元,它们分别投同侧或对侧的脑半球NAC。
据了解,杏仁核是掌控情绪反应(如恐惧、厌恶、逃避等)、学习和记忆以及社会交往等功能的关键区域。而伏隔核则在奖赏、快乐、成瘾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团队通过在小鼠脑内植入光纤,实时记录元活动信号,并利用光遗传学方法进行实时特异性干预。他们发现,奖赏性刺激如摄食甜水、与异性社交等,会激活A到同侧半球NAC的投射;而厌恶性刺激如摄入苦味水、面临危险等,则会激活A到对侧半球NAC的投射。
更深入的研究表明,A到同侧半球NAC的投射主要影响D1型元,促进正性奖赏情绪的形成;而A到对侧半球NAC的投射则主要影响D2型元,导致负性厌恶情绪和相关记忆的形成。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跨脑半球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并为进一步理解情绪和相关记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1日 焦点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