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对于其他具体事物,时间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对于成年人来说,谈论时间似乎再日常比如“早上”、“马上”、“等一会”或“10分钟之后”,这些词汇看似已经很明确地描述了时间。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词语如同抽象的概念,让他们理解起来倍感困难。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时间的基础概念理解有限。要帮助他们掌握时间概念,最好的方式是从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出发。大约到了孩子3岁左右,他们开始能通过天象特征,即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星星和月亮,以及光线的明暗变化来区分白天和黑夜。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通过白天和夜晚的光线变化向婴幼儿解释两者的区别,也可以通过绘本或图片帮助他们理解和分辨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中班大班的阶段,也就是4-6岁时,他们开始逐渐明白“今天”、“昨天”、“明天”的时间概念。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从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开始。每天固定的起床、吃饭、睡觉时间都有助于孩子理解时间的价值。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时钟来教导孩子认识时间。家长可以在家中挂一面时钟,并告诉孩子“10分钟后要吃饭,请收拾玩具”。如果孩子对时间概念还不理解,家长可以进一步解释:“当钟面上的长针走过两个数字或两个大格子时,就表示10分钟已经过去了。”这样孩子就能更直观地了解时间的流逝。
还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孩子理解时间。比如设定一个一分钟的闹钟,让孩子在一分钟内叠衣服。闹钟响起后,和孩子一起数一数一分钟内能叠多少件衣服,这样孩子就能对一分钟的时间长度有一个大致的概念。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时间,还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