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诗名《来是空言去绝踪》。此诗的情感深度与美妙之处,让人叹为观止。这不是李商隐随意创作的作品,而是他情感深处自然流淌的结晶。真正的创作,往往就是这样,不经意间成就大事。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首诗的平仄格律。晚唐时期,格律诗已经成熟,李商隐的这首诗也是遵循格律的。首句“来是空言去绝踪”,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式开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整首诗除了几处关键位置的平仄变化之外,其余位置的平仄都是严格合律的。合律不难,难在精工。李商隐的精工之处在于他在出句首字不论平仄,对句则一定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了出对句的平仄严格相对。
这首诗的内容意境十分丰富。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描绘了一种孤独冷清的夜晚,诗人思念着远方的佳人。颔联“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相思之苦。梦境中的别离让人心痛,醒来后的思念更是浓烈无比。颈联“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则是一种室内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亦幻亦真的氛围。尾联“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用刘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与爱人相隔甚远的无奈和思念。
这首诗的结构也与众不同,打破了常规的七律结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构思。诗人通过曲折宕荡的笔触,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氛围。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魅力。
李商隐的这首诗《来是空言去绝踪》是一首标准的七律诗,无论是从格律、内容还是意境方面,都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希望我们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能够自己判断,不被表面的形式所迷惑,真正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美妙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