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四:深入理解物体密度的特性
关于水的密度变化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固定的,但环境改变时,例如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体出现热胀冷缩或冷胀热缩的现象,从而影响其密度。以水和冰为例,虽然它们都是由水构成的,但在不同温度下,它们的密度却不同。特别是在4℃时,水的密度达到最大值。当温度降低时,水会发生冷胀现象,体积增大而密度减小。相反,当温度高于4℃时,水会发生热胀现象,密度也减小。这就是为什么湖面总是先结冰,而湖底的水温却高于湖面的原因。
气体的特殊性
气体具有充满容器的特性。以氧气罐里的氧气为例,当氧气用掉一半时,其质量减半而体积不变,因此密度也减半。
关于m-v和v-m图像
在不同物质中,即使环境相同,其密度也可能有所不同。但也有特例,比如冰和石蜡的密度相同,煤油和酒精的密度也一样。对于不同物质,当体积相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而当质量相体积和密度则成反比。但在解决涉及m-v图像题时,需要注意不能直接通过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密度。通常的做法是选取两个点,用对应的质量差除以体积差来求解。
考点五:密度应用类计算题实战解析
密度计算类题型虽然难度不大,但需要孩子们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和耐心。经常出错的环节包括计算和单位换算。例如,1㎏/m=1g/dm=1mg/㎝,这是密度单位之间的转化小技巧,掌握这个技巧有助于减小运算量。还需要注意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例如1㎝=1ml,1dm=1L。对于甲乙两种液体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参数比来解决快速解题的问题。例如,甲乙两种液体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3∶1。当甲倒掉一半,乙倒掉四分之一后,剩下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比仍然是基于原来的比值进行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