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制度,推行一系列措施。其中,他废除了六国复杂的币制,规定使用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开创了货币统一性的先河。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秦始皇时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秦半两钱重如其文所示,按秦衡制计算,约为8克。制作精良、文字方正、钱径适当的秦半两钱,大约是在秦始皇时期铸造的。
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即位,货币严重贬值。为了挽救经济,重新颁布“复行钱”,但此时秦国已岌岌可危,货币流通混乱。秦半两钱的重量、大小、厚薄不一,甚至出现了与法定标准相差悬殊的荚钱。此时秦半两的流通信誉已靠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维持。
在陕西宝鸡地区曾出土过一批秦半两钱,其中四枚超大型半两钱尤为引人注目。这些钱币铜质精良、制作规范、文字方正,且大小、重量几乎一致。其中一枚超大型半两钱,面径4.6cm,背径4.8cm,重24克,相当于三枚标准秦半两的重量。这枚钱币作为秦半两权钱的有力证据,成为见证历史的有力佐证。
关于秦半两在流通过程中是否有衡量标准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既然秦始皇用规定了半两钱“重如其文”,那么必然需要一种标准器来作为衡量依据。除了秦权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半两权钱存在呢?这个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秦始皇的统一货币制度对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秦半两钱作为这一制度的重要代表,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