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

在清晨的闹钟响起之前,我做了一场梦。梦中耳边响起了两句诗:“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醒来后依然历历在目,让我感到十分奇怪。

最近明明一直在阅读苏轼的作品,为何梦现的却是辛弃疾的影子?这感觉就像是我们常说的,母猪上树是不可能的,但有时候梦里却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说到梦,苏轼绝对是个“梦”。他的诗词中充满了梦境的元素,仿佛他的生活也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他的词作常常描绘出父母对儿女教育时的情境,仿佛儿女们总是懵懵懂懂,无法理解父母的期望。而苏轼本人也喜欢装糊涂,明明手中着笔,一边写给了恨一边写给爱,却总说自己少说为妙,免得触及某些禁忌话题。他的言行举止中充满了难以捉摸的迷离感。

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这首词中,苏轼以深情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他在许多诗中表达了对梦的痴迷与探索。例如,《马上续残梦》描绘了年轻时的苏轼早起赶早去上班时依然沉浸在梦中的情景。《闭户时寻梦》则表达了他人生如寄、好友难寻的孤独感以及对少年时光的回忆和思念。苏轼的诗词充满了梦幻色彩和人生哲理,让人陶醉其中。

关于梦与人生的联系,《西江月》这首词似乎给出了答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在秋风瑟瑟的夜晚里听着树叶摇曳的声音不禁让人感慨人生如梦变幻无常。我们在这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时常感到迷茫和孤独甚至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深深的忧愁之中。而当明月被云雾遮挡时也让人感叹生活中的种种遗憾和无奈。在这中秋佳节之际谁能够与我共度这美好的时光呢?只能独自举杯邀明月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尽管这些意象有些朦胧不清但是它所传递出的意境却足以让我们产生共鸣感同身受体会到人生中那些无法言喻的复杂情感。因此苏轼确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梦”他的诗词充满了梦幻色彩和真实情感的交织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世事一场大梦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