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继和先生对于颛顼文化和若水地域的深厚研究颇有洞见。颛顼黄帝之后之神系的一位大人物,关于他的出生地和早期活动区域,存在诸多争议和传说。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若水流域被认为是颛顼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对于颛顼和若水的渊源关系,有以下解读。
若水流域是颛顼的出生地和早期活动区域。黄帝青阳和昌意两系降居江水和若水,背后蕴深厚的文化意义,即西蜀地区自古便是炎黄文化体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西蜀地区作为文明起源的重要摇篮的地位愈发显著。探讨颛顼的出生地实质上就是探讨长江上游特别是青藏高原东麓的文明起源发展阶段问题。若水流域被视为颛顼文化起源和初期发展之地,后来逐渐扩展至中原地区。
关于若水的具体地理位置和变迁,也存在一个由虚到实的过程。远古时代,人们对江河的认知尚浅,往往凭借想象和传说来命名,如“若水”、“黑水”等。随着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化,这些名称逐渐具象化,并有了更明确的指向。如“若水”经历了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远古时代多凭想象虚指,到夏商周时始逐步实指或发生地名迁徙的现象。这也体现了地名随文明进步而变迁的规律。
至于颛顼故里的问题,历史文献和地方志都有明确的记载。明清时期的《县志》明确指出了冕宁为颛顼故里,这一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在历史称谓上得以传承和演变。《山海经》、《水经注》等古文献也为我们保存了关于若水和颛顼的历史记忆和历史信息。若木文化也是若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攀枝花即为古若木的象征。这些研究成果都为研究颛顼文化和若水地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谭继和先生的文章为我们揭示了颛顼文化和若水地域之间的深厚渊源关系以及演变过程。若水流域不仅是颛顼的出生地和早期活动区域,也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摇篮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更全面地揭示这一地区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