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之美:与书的缘分和传统的延续
提及书籍,我们都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香气,这是为何我们常说“书香扑鼻”。对于喜爱读书的人而言,书香不仅仅是一种气息,更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
说到书香,有人认为是纸张的味道,或是印刷油墨的香气。梁实秋在《书》中也有所描述,他提到古时的书籍因特定的纸张与墨香,确实会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但更深层次地探寻,书香其实与我们常用的一种香草——芸草息息相关。
古代的读书人对书籍极为珍视,而书籍的保存是一大挑战,尤其要面对潮湿和虫蛀的问题。蠹虫是书籍的天敌,它们能书籍的完整性。芸草作为天然“杀虫剂”,凭借其独特的香气可以有效驱虫。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引入了芸草,其香味不仅能驱蝇,更能有效防止蠹虫的侵扰。
说起芸草的妙用,不得不提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此阁藏有大量书籍,利用芸草与英石共同防潮驱虫,使阁内藏书得以长时间保存完好。由于芸草与书籍的紧密关系,许多与书相关的词汇都与芸草有关,如芸帙、芸编等。甚至连管理图书的校书郎,也被雅称为芸香吏。
正因芸草的清香之气,夹有芸草的书籍也带有独特的清香,这种香气深受读书人的喜爱。世代相传,书香便被用来指代对读书和文化的热爱。如今,“书香门第”、“书香世家”等词语,都是形容家族中浓厚的书卷气和文化氛围。
当我们今日提及书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书籍给予我们知识和心灵的滋养,就如同香气一样。翻开书卷,心香与书香交融,这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美好体验。即使是以电子方式展现的书籍,同样能散发出书香之气。
书中之香,也因爱书人的存在而更加浓郁。自古以来,耕读传家是我们的传统。开卷有益,学而不倦。在书页的开合间,我们能穿越时空,了解成败、得失、兴替,明白廉耻、荣辱、是非。书香,是知识的味道,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与书的深厚缘分。(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