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pH值的重要性与处理挑战
pH值是污水中的一个重要测量项目,特别是在生活污水中,其值经常在6~8之间波动。虽然常被忽略,但它对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
pH值是一个对数单位,代表水的酸度变化。每个数字代表氢离子浓度的十倍变化。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呈中性。这意味着水在标准条件下的自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当pH值小于7时,表示溶液的酸性较强;而当pH值大于7时,表示溶液的碱性较强。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反之,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pH值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膜电荷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并改变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以及有害物质的毒性。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范围。在最适范围内,酶活性最高,如果其他条件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也最高。
关于pH值对污水处理的影响,有以下实际问题需要注意:
1. pH值对絮凝剂的影响: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因为偏碱更有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的提升。水的pH值对无机絮凝剂的使用效果影响很大,关系到絮凝剂的种类、投加量和混凝沉淀效果。
2. pH值与其他指标的关系:包括与水质水量、沉降比、污泥浓度(MLSS)、回流比的关系等。这些都需要在实际运行中逐步熟悉和掌握。针对某些具体水质和工艺的问题解答也在讨论中给出。
关于生化法运行中由pH值引发的问题和解答包括:生物膜对进水pH值的敏感程度比活性污泥强;遇到异常进水时,除调整异常的pH值外,更重要的是减少异常pH值废水的持续时间等。这些问题涉及到实际运行中的经验和判断。
pH值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各种实际问题,需要灵活调整和优化处理工艺以适应不同的水质和pH值变化。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监控和调整pH值以确保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