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智深与佛性之路
韩羽绘《水浒》之杜迁读
读完《水浒传》,我们可以从鲁智深的出场中,窥见一斑:
鲁达大步走向前,直呼郑屠之名。郑屠看到是鲁提辖,连忙躬身打招呼并。接着吩咐副手搬来凳子请鲁达坐下。鲁达明确表示,奉上级命令要十斤精肉,不能有一点肥的。郑屠答应后亲自挑选精肉细细切好。这过程持续了半个时辰。接着又按照鲁达的要求选了十斤肥肉细细切好。整个早晨都在忙碌这些,直到饭点时分……郑屠提议让人将肉送去,鲁达却还要十斤软骨剁成肉末。郑屠感到被消遣,鲁达却笑着回答,这是上级的命令。最终,鲁达因郑屠对金家父女的欺凌而大打出手。
这个场景,鲁达的行为看起来像一个恶棍吗?尽管他的行为如此激烈,我们却为他拍手称快。这是因为在这“恶”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对金家父女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善”。并且越是显出其“恶”,我们越是看到他的“善”。明人陈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他就像一样,即使也依然显现佛性。”
拳下的佛性
韩羽绘所绘的《境由心造》中的黄宗江先生赠我一书《花神与剧人》,其中的《陋室珍壁录》中有几段引人深思的话:
在“”后迁居恭王府的后院一角,黄宗江先生不禁产生红楼遐想。观察其位置和设施,他觉得这里就像是焦大茗烟等奴仆的地方,于是请平伯老人题字为“焦大故居”。同窗黄裳来访时认为他应属于梨园行的蒋玉涵一类人物,又题其住所为“琪官遗馆”。红学大师周汝昌则肯定恭王府即是大观园,而我则想象这院落的一角是晚清的小戏台,可能是赖大的故居。这一切都是心中的构想和遐想,如同境由心造。
这让我想起了参观蒲松龄故居时的情景——看着那位女讲解员,我觉得她有些像是狐狸精。作者韩羽只是随意言谈,而我则随意聆听、随意相信、随意描绘。这种随心所至的想象让我想起了鲁智深的善与恶。他的行为看似激烈甚至过分,但背后的善良和正义感让人拍手称快。这也是一种境由心造的表现,从恶中看到善,从屠刀中看到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