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渡歌》与古代大通龙舟竞渡的畅想
仇永基读张建封的《竞渡歌》,深受启发,对古代大通龙舟竞渡的壮丽场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不能完全确定张建封的《竞渡歌》是否为描写古代大通龙舟竞渡的,但经过考证,这首诗极有可能是赞美大通龙舟竞渡的不朽篇章。
回溯历史,龙舟竞渡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之一,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其历史可追溯至四、五千年前。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龙舟竞渡起源于长江下游一带,而大通作为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很可能是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的大通,既是吴越氏族的安居之地,又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乡环境。这里江湾呈新月形,江心洲岛交错,将大江分为内外两部分,内江水势平缓,便于民众观赏,成为理想的“水上运动场”。像大通这样的天然场所,在古代长江沿线实属罕见。
张建封,唐代中期的大将,他的《竞渡歌》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考虑到张建封曾任“徐泗濠节度使”,他的诗歌很有可能是基于在大通观看龙舟赛后的灵感创作。大通的距离较近,作为节度使的他,受邀前来观看龙舟赛是完全有可能的。而湖南汨罗江虽然也是龙舟竞渡的重要发源地,但距离张建封所在地较远,交通不便,因此张建封更可能选择近距离的大通观看龙舟比赛。
《竞渡歌》中对龙舟竞渡的描绘,如鼓声、红旗、跃出的龙、挥动的桨等,都充分展现了比赛的激烈和壮观。通过对张建封的背景和《竞渡歌》的分析,我们可以确信,这首诗为古代大通龙舟竞渡提供了重要佐证。
古代大通龙舟竞渡历史悠久,与屈原的纪念活动紧密相连。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龙舟赛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大通的文化遗产。
《竞渡歌》不仅是对古代大通龙舟竞渡的生动描绘,也证实了至唐代,大通龙舟竞渡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式和较大规模。古代大通很可能就是我国古代龙舟竞渡的发源地之一。每当五月初五,人们欢聚江边,唱起动人的歌谣,回忆起那段历史,感受到龙舟竞渡的激情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