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初中、高中的学科知识,物理大师app与大师一百公众号是您不可或缺的学习平台,知识点一网打尽,速速关注,不要错过哦!
一、长度测量基础工具:刻度尺。
二、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包括: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 (m)、纳米(nm)
以下是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 10^3m, 1mm= 10^-3m
1dm= 0.1m, 1m= 10^-6m, 1cm= 10^-2m, 1nm= 10^-9m。
三、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与规则:
使用前请仔细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及分度值。
1.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2. 刻度尺应与所测长度平行或沿着所测长度放置,确保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紧密贴合。若零刻线磨损,可选择任何一刻度线作为起点(会放)。
3.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4. 记录结果时,不仅要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数字,还要注明单位(会记)。
四、特殊长度的测量技巧:
1. 对于细微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等,采用累积法。当小物体的长度较小时,可将它们累积起来,使用刻度尺测量后再计算单个长度。
2. 测量地图上的距离、圆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将不易拉长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标记起点与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3. 测量操场跑道长度等,可使用轮滚法。使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待测曲线滚动,计算滚动的圈数以得出曲线长度。
4. 对于不能直接使用刻度尺测量的物体,如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度等,可采用辅助法。结合刻度尺与三角板等工具进行测量。
五、时间的测量知识:
1. 时间测量工具:钟表、秒表(实验室专用)。
2. 国际单位制中的时间单位:秒(S)。常用单位包括分钟(min)、小时(h)。
六、关于误差的理解:
1. 定义: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