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近期部分商家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羽绒制品问题被大量曝光,消费者在网购羽绒服时变得更加谨慎。尽管线下实体店购买品牌羽绒服更有保障,但由于近一年的羽绒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直接导致羽绒服价格持续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了一些新的消费趋势。
现状
电商平台的羽绒服投诉达5563条
据北青报记者昨日搜索数据显示,在电商平台上,关于假羽绒服的投诉已高达5563条。这些投诉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商家使用飞丝代替羽绒;二是羽绒服水洗标签,与实际成分不符或商品详情页的羽绒服信息与实物不符。
例如,消费者丁女士在某电商平台的森北羽绒童装店购买了一件儿童羽绒服,客服两次回复称填充物为90%鸭绒,但收到货后发现实为绒丝和飞丝。王先生则在1688平台上购买的一件羽绒服,商家承诺假一赔三,但收到货后发现填充物全是飞丝,水洗标上却标明80%灰鸭绒、20%羽毛。类似案例在各大电商平台屡见不鲜。
与此线下实体店的羽绒服销售情况也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尽管各服饰品牌迎来不少年轻消费者光顾,但试衣者多,购买者少。今年市面上的羽绒服价格大多在1500元至3000元之间,高昂的价格让不少年轻消费者犹豫不决。
探究原因
羽绒原料价格上涨推动羽绒服价位走高
作为羽绒服的主要原材料,羽绒价格上涨是推动羽绒服价格不断走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绒毛原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羽绒服的含绒量要求更高,导致成本进一步上升。据浙江嘉兴的一家羽绒服生产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羽绒服的充绒量普遍增加,成本上升了约15%-30%。根据羽绒金网的数据显示,近半年以来,不同品级的羽绒价格均有所上涨,尽管近期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于高位态势。
新思路
年轻人热衷翻新旧羽绒服成新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