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今这个“以鞋取人”的时代,鞋子的选择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穿搭需求,成为了人们攀比和炫富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球鞋鄙视链”中,各种品牌、款式的球鞋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地位。
网络上的“球鞋鄙视链”话题已经热议了两年。其中,顶级联名球鞋作为“王者”,位于鄙视链的最顶端,对其他所有球鞋品牌都有着明显的鄙视态度。比如,AJ和Yeezy的爱好者可能看不起巴黎世家和LV的鞋子,而Gucci的追随者可能又对Nike和Adidas不屑一顾。就连国产球鞋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鄙视链,比如李宁和安踏之间的荣誉之争。
说起李宁和安踏,它们在国潮崛起之际成为了国货之光。两者经常被比较,且争议不断。从营销手段来看,两者在“新疆棉事件”后都选择了明星代言人,如肖战和王一博,使得竞争更加激烈。而从专业角度看,李宁签约了韦德等篮球巨星,其球鞋科技也备受瞩目。相比之下,安踏虽然销量第一,但在球鞋颜值和科技方面仍稍逊于李宁,这也导致了穿李宁的人可能会看不起穿安踏的人。
除了李宁和安踏,其他国产运动品牌如匹克、361、特步等,尽管也在努力提升产品和知名度,但在李宁面前仍显得较为逊色。这其中,价格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李宁的定价策略使其成为了国产球鞋中的“奢侈品”,而在“以鞋取人”的时代,价格自然成为了衡量球鞋价值的重要因素。
在球鞋圈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对莆田鞋的鄙视。尽管莆田鞋也是制造,但由于传统认知中莆田鞋与仿制品的关联,使得它遭受了许多鄙视。
“球鞋鄙视链”的存在,除了品牌、明星效应、鞋子的颜值与性能外,最大的决定因素其实是球鞋的价格。希望大家在选购球鞋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选择,不盲目攀比,不跟风,这样才能让球鞋圈回归其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