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这个短篇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穷书生范进多年寒窗苦读、屡试不第的艰辛历程,以及他终于中举后所爆发出的极端心理变化。范进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为了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他倾尽所有,多年如一日地埋首于书堆之中,忍受着生活的困苦和科举制度的巨大压力。这种长期的压抑和焦虑,使得他内心积累了极大的精神负担。
当范进终于在中举的那一刻,他积压多年的情绪瞬间爆发,表现为极度的狂喜和失常的行为。他胡言乱语,手舞足蹈,最终甚至精神失常。这一情节不仅揭示了范进个人内心的脆弱,更深刻地反映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普遍遭遇。科举制度作为古代中国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虽然为一些读书人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遇,但也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为了中举,他们不得不长期忍受贫困、孤独和挫折,一旦成功,又会因为过度兴奋而失去理智。这种“辛酸与疯狂”正是科举制度下读书人悲剧命运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