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江街口段的美景吸引了安徽日报记者的目光。安徽的地理环境南北差异大,景色各异,可概括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区域。“皖”字寓意明亮的星星,这颗星星划破长空,化为山河,在华东腹地形成一幅鲜活的地理图卷。
当小麦黄熟时,皖北平原金黄万里,为一年收获的季节打下丰收的底韵。江淮则是稻米飘香,渔获丰足,呈现出一幅鱼米之乡的美丽景象。而皖南山区则层林尽染,绿意盎然,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镶嵌在山水间,宛如水墨丹青,这是皖南独有的韵味。
说起皖南,这里不仅是风光旖旎,更是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黄山市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的主要分布区域,曾是中原士大夫们走进徽州、传承文化的起点。在这里,徽文化在山野间孕育,积淀出厚重的历史底蕴。
徽文化也与饮食紧密相连。中原饮食文化在古徽州地区交融贯通,成就了徽菜的独特风味。随着徽商走出崇山峻岭,他们将徽菜带到各地,让徽菜行天下。
在徽州特色农家菜中,木桶装鳜鱼是一大特色。虽然徽州并不产鳜鱼,但徽州人运用重油、重色、重火功的烹饪技巧,将腌制好的鳜鱼烧出独特香味,使得臭鳜鱼成为其标志性的美食。而徽州火腿则是徽菜的重要原料之一,经过腌制和晾晒,成为一道美味的食材。冬笋与火腿的搭配,更是让徽菜的鲜味更上一层楼。
除了食材的创造性转化,徽商们还将徽菜元素融入百味之中。比如腌笃鲜这道菜,将腊肉与冬笋一同炖煮,味道醇厚鲜美。洪琴村的汤圆、毛豆腐等特色美食也颇受食客喜爱。
如今,黄山市正在打造“一村一碗”农家菜品牌,通过短视频等方式让地道食材、特色土菜走出乡村,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徽菜不仅在本地受到欢迎,还逐渐走向全国甚至国际舞台。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徽菜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体现。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和精神价值,传递着徽州的热情与匠心。
安徽的地理环境、徽文化的底蕴以及徽菜的美食魅力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壮丽的山水景色还是美味佳肴,都让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