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尔山脉大致位于俄罗斯境内,其北起北冰洋沿岸的喀拉海,南至乌拉尔河中游,深入哈萨克境内。这条绵延2000多公里的巨大山脉,宽度在40至150公里之间。它不仅分隔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域与鄂毕河流域,还是欧亚两洲的显著分界线。
这一观点最初由俄国历史和地理学家塔吉谢夫提出。在考察过程中,他注意到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动植物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于是,他提出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这个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并在山东麓设立了欧亚界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乌拉尔山脉在当地语言中意为“黄金之地”,也有说法认为它来源于汉蒂语,意为“山链”。
乌拉尔山脉一带曾是寒武纪末存在于欧洲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乌拉尔海,堆积了数千米厚的古生代沉积物。后来,在欧洲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的相互作用下,这里被挤压成为褶皱山。此后,由于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山脉地区发生了断裂,岩浆不断侵入,使得构造变得复杂。
乌拉尔山脉主要由火成岩构成,还有变质岩和沉积岩等。长期的风化和剥蚀作用使山顶变得平坦,山峰多为或穹状,以低山和中山为主,海拔一般在500至1200米之间。其中,最高峰纳罗达峰的海拔达到了1895米。山脉东坡较为陡峭,而西坡则较为平缓。
乌拉尔山脉属于山地型性气候,从西向东和自北向南,性逐渐增强。西坡的气温和降水量都高于同纬度的东坡。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变化都非常明显,包括草原带、森林带和童秃山峰。草原地主要分布于南乌拉尔,以东坡和山前准平原分布最广。西坡主要是山地泰加暗针叶林,而东坡则是山地泰加亮针叶林。童秃山峰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
乌拉尔山脉是一个庞大的山系,由几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根据地形特点,它可分为极地乌拉尔、亚极地乌拉尔、北乌拉尔、中乌拉尔和南乌拉尔五个部分。
极地乌拉尔海拔较高,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间,山体宽度为20至30公里。这里有一些陡峭的山峰和状的山顶,最高峰是帕伊耶尔山,受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影响,冰川地貌十分普遍。
亚极地乌拉尔也有较高的山峰,纳罗达峰即坐落于此。卡尔宾斯基山也是这里的著名山峰之一。亚极地乌拉尔宽度约80至100公里,一些小山岭被深切为河谷。
北乌拉尔海拔在1000至1200米之间,山峰密集,由一系列的平行山岭和纵谷组成。这里有许多交错的河谷和垅岗。
中乌拉尔的山势较为平缓,呈现出准平原状的地形特点。这里有许多溶洞和喀斯特成因湖泊分布。
南乌拉尔的特点则是北高南低,由古老的变质岩组成。这里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以及原生金矿、宝石矿等。南乌拉尔被称为“石带”。这里还有丰富的煤、石油、化学原料、石棉等产品。
乌拉尔山脉的景色迷人,绿树成荫,流水潺潺,吸引了众多登山者和观光者前来游览。这里的广阔丰茂的草场和奇异的溶岩地貌都是旅游的热门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