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讯

内径和外径指的是内直径还是内半径

内径和外径指的是内直径还是内半径

涵洞技术讲解系列:圆管涵介绍与定额应用分析

一、定义与要求

圆管涵是一种涵洞形式,其洞身呈现为管形设计。简单来说,管涵就是埋于地下的水管,用作地面高程以下的水道。通常,圆管涵由钢筋混凝土分段制成,每段称为一节。其主要构成包括管身、基础、接缝及防水层。标示方式一般为“孔径-直径”,例如:1-φ1.0表示直径为1米的单孔圆管涵。

二、细节规定

1. 管身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构成,需要双层配筋以增强结构强度。

2. 基础的选择需根据地质条件来定。在土质较软弱的地区,可选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基础;在砂砾、卵石等较坚实的地质上,则可选择砂砾石垫层基础;若是岩石地基,则采用垫层混凝土。基础顶面应做成八字斜面包角,支撑角不小于120°。

3. 接口通常采用平接方式,可根据受力条件、施工方法及水文地质情况选择刚性、半刚性或柔性接口。若为柔性接口,应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接口处设置O形橡胶圈。

4. 为防止渗水侵蚀,管身周围必须设置防水层,材料可选用沥青或厚200mm的塑性黏土等。

5. 若管涵较长并设计有沉降缝,该缝应贯穿整个洞身断面,垂直于洞身轴线。每4至6米的管涵应设一道沉降缝,宽度控制在1至2厘米。

6. 管涵的管节最好在工厂内集中制作,以确保制作质量。但在某些特殊地区,若条件不允许集中制作,也可在工地设置预制场地进行制作。

7. 安装管涵时,需对接缝进行防水、防裂处理。

三、关于钢筋混凝土管径的疑问解答

关于管道规格标示的DN、Φ、D分别代表:

1. DN:为与欧洲体系常用的规格单位,表示管道的公称直径,既不是外径也不是内径,而是两者的平均值。

2. Φ:表示管道或其他材料的外径尺寸。

3. D:指的是管道的内径。在标准的管道中,外直径是固定的,以便于与法兰和管件相匹配连接。

根据《GBT 11836-200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规定,管径是指外径。

四、定额应用详解

1. 基坑开挖的相关内容详见桥梁部分。

2. 基坑开挖后,根据地质情况可能需要铺设垫层,材料选择及套用标准参照桥涵杂项工程。

3. 圆管涵需要设置管座,套用管座混凝土管道基础(4-7-5-5),混凝土标号为C15。

4. 圆管涵的铺设包括预制、运输和安装。虽然通常为成品,但在公路定额中,会根据混凝土量、钢筋量分别计价。

5. 圆管涵的安装可采用人工或起重机,费用根据管径大小有所不同。

6. 运输通常采用载重汽车,适用于中小跨径构件及工厂化集中预制构件的运输。

7. 沉降缝的设置及计算方式已有详细规定。

8. 防水层的面积计算依据圆管涵的外径面积。

9. 洞口工程包括混凝土和浆砌部分,定额套用需根据具体项目选择。

10. 混凝土工程不包括拌和及运输,这部分费用不能遗漏。如果已计取了运输定额,需扣除预制圆管涵的运输工程量。混凝土的量需考虑操作损耗。

本文仅代表个人立场和观点,旨在为公路工程造价人员提供涵洞工程的相关知识和指导。如有错误或不足之处,欢迎指正。欢迎加入公路工程造价实战学习,共同提高技能水平。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帮助,“点赞、收藏、转发、关注”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内径和外径指的是内直径还是内半径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