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的解读与讨论
让我们先从一些基础概念开始讨论串口通信。为了深入理解串口通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我们不必深入其编程细节,主要从应用角度进行探讨。在实际应用中,例如触摸屏需要与控制器或PLC通信,理想情况下,只需上电,无需过多操作和配置,即可实现通信。
这里我们先列出一些在串口通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后面将一一解答:
1. 电脑使用U转串口可以与设备通信,但换成屏与设备就无法通信。
2. 某家的屏可以与设备通信,换成另一家的屏就无法通信。
3. 以前不接地线可以通信,为何换设备后需要接地线?
4. 一个设备是232接口,另一个设备是422接口,没有转换设备怎么办?
5. 使用232通信无问题,使用485通信也无问题,但使用232转485后通信不稳定。
6. 485设备多个从站接一块时通信不稳定。
7. 如何实现两个屏或两个主站通过485访问modbus设备?
8. 针对串口通信的弱点,在使用上应注意哪些?
接下来,我们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串口通信。串口通信通常指的是异步串行通信,与同步通信相比,它没有时钟信号进行同步。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一位一位地通过同一根线进行传输。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传输,双方约定了一种暗号,例如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这些概念确保了串口通信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了解了这些基础概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上面列出的几个问题:
对于问题1和问题2,可能是由于设备间的接线方式或通信协议不兼容导致的。有些设备可能使用了标准串口功能,除了RX、TX和GND外,还使用了其他引脚。确保接线正确和了解设备的通信协议是关键。
问题3涉及到接地的问题。有些设备使用了隔离电源,因此在实际通信中可能需要将地线连接起来。
对于问题4,如果一个设备是232接口,另一个是422接口,可以尝试一种简单的转换方法进行通信。具体方法是将422的Rx+与232的TX连接,422的RX-与232的GND连接;将422的TX+与232的RX连接,422的TX-与232的GDN连接。这样可以让两种设备通过差分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问题5涉及到232转485后的通信不稳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485是半双工通信方式,在通信过程中需要严格保证通路上只能有发送或接收的数据。主站设备需要控制好发送数据命令的节奏。
对于问题6和7,目前暂时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实现两个屏或两个主站通过485访问modbus设备。这需要等待相关功能的推出才能进行操作演示。
针对串口通信的弱点,我们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信号干扰问题、波特率匹配问题以及数据校验等。由于串口通信本身较慢,我们需要降低对数据响应的要求,正确认识串口通信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串口通信虽然有其局限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其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其使用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串口通信技术。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