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验

台式机如何连接无线键盘Q加什么键

台式机如何连接无线键盘Q加什么键

我对输入工具也有很深的执念。经常阅读新科技栏目的读者可能还记得我那一堆各式各样的键盘。实际上,不仅仅是对外部设备,在输入方法上,我也表达过自己的纠结和执着,无论是工具还是方案,我都挑剔得厉害。即使在现在有了稳定常用的输入法,我还是会在不同设备上尝试不同的App。

我尝试过双拼输入法多次,早在16年就有篇文章记录过我的尝试。后来虽然放弃了一段时间,但现在又重新捡了起来,期间还从自然码方案转移到了小鹤方案。从个验的角度来看,我认为现在学习双拼正是好时机。

那么,为什么要学双拼呢?

其实,少数派已有不少文章探讨过这个问题,大约是在15年到17年间,关于双拼的讨论引发了一波学习热潮。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双拼输入法能够让输入更快。

和使用范围最广的全拼输入法相比,双拼输入法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击键次数上。

双拼作为一种(或是一组)改良的拼音输入法,本质上还是通过对音律的转写进行输入。和全拼相比,它把超过一个字母的声母和韵母安排到了一个特定的按键上,实现所有字的拼音都只用两个字母就能拼写的效果。相较于全拼输入法“认读 – 输入拼音 – 翻页 – 选字”的流程,双拼只是把“输入拼音”的过程从1到6次击键固定到2次击键,让击键的节奏更加整齐。打字时,适当的节奏可以让输出变得更加流畅。而得益于拼音里一次击键就能完成的字还算少数,在大多数情况下,双拼可以减少击键次数。

双拼的“快”来自于对击键次数和击键节律的优化。既然是为了提升打字速度,那我为什么没有选择以“打字快”闻名的五笔呢?

五笔输入法,或者说所有的形码输入法,包括郑码、仓颉、大易等含有形码元素的输入法,提供输入的过程都可以总结为“拆字 – 输入形码 – 翻页 – 选字”。和拼音相比,形码输入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精简了选字的过程。

总计十万左右的汉字,缩减到日常使用的标准简体/繁体字,不过几千个。如果一个形码输入法可以不限输入长度与完美拆分,它甚至有机会做到这几千汉字无一重码。但因为设计者是人,而且输入码必须限长以提升可用性,形码最终做到的是能够大大减少重码率,不至于像拼音输入法那样一个字的发音可能翻几十页。

那么,五笔这样的形码输入法为何没有成为我的选择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学习曲线较为陡峭。

学习形码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拆字。每个形码方案都有自己的拆解方式。由于汉字的结构多变,形码输入法的设计者必须将各个部首、笔画安排在有限的按键里。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包括汉字的结构、笔画顺序、人的记忆习惯等等。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熟悉每个字的拆解方式和对应的按键。

而且,形码输入法还需要高度依赖码表。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记忆大量的码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相比之下,双拼输入法的音节和按键对应关系较为直观,容易上手。

形码输入法还需要改变用户的思考模式。在习惯了拼音输入后,需要用户重新学习一种基于字形结构的输入方式,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适应难度和转换成本。而双拼输入法则是基于拼音的转写,用户只需要记住特定的韵母键位即可,无需改变原有的思考模式。

现在学双拼更加方便。与形码输入法相比,双拼不需要转换思维方式,它仍然是转录发音;它可以继承全拼输入法智能记词的优点;相比从头再来的形码,双拼输入法需要的只是记住韵母的键位,学习曲线更加平缓。

对于系统支持方面,现在的iOS和macOS也内置了双拼输入法的支持,这让学习和使用双拼更加便捷。市面上也有许多第三方双拼输入法可供选择和使用。

在众多的双拼方案中,我最为推荐的是小鹤双拼和自然码双拼。这两种方案避开了采用分号键安放韵母,不会在移动平台上改变键盘布局,也不会用户的肌肉记忆。同时它们也没有采用固定零声母方案可以兼容用户的原有习惯和思考模式减少适应难度同时这两种方案在设计上考虑了常用韵母的分布让用户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快地适应键盘布局并实现流畅的输入体验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很快就能掌握这个新的输入法在带来速度提升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日常工作和创作效率最后我想说如果你也想提高输入效率不妨尝试一下双拼输入法或许它会成为你新的高效工具当然你也可以参考其他作者的心得体会了解更多关于双拼输入法的知识和技巧以获得更好的学习和使用体验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尝试和学习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输入方式让创作变得更加流畅高效


台式机如何连接无线键盘Q加什么键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