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的高温预警再度启动,立秋后的炎热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据天府记者从成都市第二医院了解,该院急诊科近日的接诊量已增至每日约600例,相较去年同期的每日接诊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急诊科医师李和莅提醒大家,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坚持服,避免户外运动过度,保持血压、血糖稳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近日,成都市二医院急诊科接到紧急求助:一名男子因高温导致神志不清摔倒在地。李和莅医师回忆,该男子住在没有空调的廉价旅舍里,房间闷热异常。男子因高温导致神志不清而跌倒,被诊断为腰部外伤。
随着气攀升,各种不适症状也纷纷显现。记者再次从成都市第二医院获悉,近期的急诊科接诊量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中暑、胆道疾病、酒后疾病患者数量明显上升。李和莅医师指出,夏季夜晚的宵夜文化、长时间户外以及不恰当使用空调等行为,都为健康问题埋下隐患。特别是气温超过33℃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会显著上升。
对于高温天气下的防范措施,李和莅医师给出了以下建议:上班族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工作时间调配,保持良好的免疫功能状态;户外人群应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他特别提醒老年人和儿童要适当使用空调,设定温度在25-26℃,避免在高温环境中过久逗留。当环境温度超过37℃时,的自然调节功能可能失效,导致中暑甚至昏迷,这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降温治疗。
除了中暑,夏季还需特别注意其他几种疾病:
1. 肠道疾病:冰箱中的食物可能含有细菌,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冷饮的刺激都可能导致肠胃问题。
2. 外伤:夜晚的烧烤、冰镇啤酒等可能导致酒后情绪激动,引发纠纷和外伤。
3. 热射病:持续高温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都可能发生,其中非劳力性热射病尤其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如果发现有人在高温下出现发烧昏迷的情况,应立即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进行降温处理并监测体温变化。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时,要科学合理安排,避免突然大量运动引发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