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铁锅因其独特的优点而重新受到人们的青睐。在网上一搜,各种铁锅琳琅满目,铸铁锅、生铁锅、熟铁锅、精铁锅等等,价格也是各异,从十几元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不等。那么,这些铁锅究竟有何区别?更贵的铁锅是否一定比更便宜的铁锅更好呢?
实际上,市面上的铁锅主要分为铸铁锅和熟铁锅两类,这两类锅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制作工艺、品牌和文化因素等。
铸铁锅是采用碳含量较高的铁(即生铁)制作而成,通常是将熔化的铁水直接倒入模具中铸造成型,很多农村灶台上使用的大锅就是这种类型。而熟铁锅则是由碳含量较低的铁制成,因为古代需要由生铁锻打而成,所以也被称为熟铁或锻铁。常见的章丘铁锅就属于这一类。
这两类铁锅各有特点。铸铁锅厚重,加热时间较长,但冷却较慢,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熟铁锅则比较轻薄,加热更快,更适合爆炒类菜肴,而且颠勺起来也更为轻松。
无论哪种铁锅,其价格并不是由补铁效果或物理防粘性决定的。关于补铁,虽然人们常认为使用铁锅炒菜可以补铁,但实际上这种补铁效果微乎其微。对铁的吸收率与食物中的铁种类有关,对于非血红素铁(如铁锅中的铁)的吸收率较低。靠铁锅补铁并不靠谱。
至于物理防粘,则是所有锅具的共同特性,并非某款铁锅的专属。食物粘锅是由于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糖类与锅表面形成化学键所致。而油的使用以及适当的烹饪技巧都可以减少食物与锅之间的化学键形成,从而实现防粘效果。
购买铁锅时,不必过于追求高价。几十元的铁锅和上百元的铁锅可能在制作工艺上存在差别,但不要被“补铁效果好”或“物理防粘”等噱头所迷惑。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选择一款质量好、工艺纯正的铁锅即可。更重要的是,合理烹饪、掌握技巧才是做出美味佳肴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