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润校园,璞玉雕琢。为了深入推进“双减”,重庆市璧山区璧泉小学校正积极开展作业实践,致力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寒冷的冬日,老师们心怀暖意,齐聚一堂。璧泉小学的语文老师们正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研讨活动。他们畅所欲言,积极探索作业管理和设计的新模式。在作业管理上注重“加法”思维,寻求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作业总量上做好“减法”,减轻学生的负担;在作业质量上追求“乘法”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作业观念上运用“除法”思维,转变传统的学习模式。通过作业的探索,推动学校“双减”工作的深入进行。
充满创意的作业展示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成果。精美的年俗手抄报、火红的灯笼、喜庆的窗花等实践作业,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让孩子们在体验生活的学会了观察,学会了体会,收获了满满的成长。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小学校校长何开荣表示,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书画课上,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梦想,用书法书写未来;音乐课上,同学们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的向往,用乐器奏出欢乐的旋律;运动场上,同学们尽情挥洒汗水,收获笑容;实践课上,同学们在劳动中学习,不断成长。
重庆市璧山区璧泉小学校聚焦“双减”,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通过作业实践,学校正在转变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在这里,孩子们正逐渐成长为一颗颗闪亮的“美玉少年”。
此文由蒙德玲撰写,经过林越偲的编辑和李双城的后期处理,最后由李毅审核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