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太阳即将膨胀成红巨星,人类为了生存,带着地球逃离至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在接近木星时,木星的强大引力几乎要吞噬整个地球,甚至连地球的大气都开始被木星吸收。为了拯救地球,人类点燃了木星。
除了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太阳系内的木星也引起了人类的极大关注。太阳系内的行星按性质可分为岩石行星和气态行星。岩石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则属于气态行星,其中木星的质量最为庞大。
据宇航局的估算,木星的质量是太阳系内所有其他行星的两倍之多,其体积能够容纳1300个地球。如果将木星比作一个足球,地球则犹如一颗微小的石子。由于其主要由气态物质构成,人们不禁好奇,宇航员能否在其表面顺利登陆?如果强行登陆,是否会陷入木星的内核?
木星之所以被科学家称为太阳系内最可怕的行星,原因在于其巨大的体积和质量。木星的强大引力使其拥有众多卫星以及由宇宙尘埃和碎石组成的尘埃环。比如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十二等卫星都围绕木星运行。早期的探测计划还发现,木星拥有强大的磁场和辐射带。
探测数据表明,木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数十倍,是太阳系中磁场最强的行星。如此强大的磁场源于木星核心的液态金属氢。木星的磁场范围广泛,能够保护其气层不被太阳风侵蚀。对于人类而言,木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
20世纪末,航天局发射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在接近木星时遭遇了极大挑战。在木星的强大引力下,探测器的下降速度超出了科学家的预期。在与大气层摩擦的过程中,探测器产生了高达1.5万摄氏度的高温。由于木星的气层非常厚,当探测器进入云层表面时,承受的压强超过了20个大气压,短短几分钟内便与地球失去了联系。
假如人类降落到木星上,会经历怎样的冒险呢?虽然木星主要由气体组成,但它并非完全由气体构成。气态行星指的是主要成分为气体,但它们都有固态的内核。当我们进入木星时,不会看到像地球一样明显的地表,而会感觉像是悬浮在空中。深入云层90公里后,到达木星大气层对流层的底部,这里的压强是地球的十倍,没有专业防护设施,人类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随着压强的增加,氢气和氦气逐渐被压缩成液体。大约在木星云层顶端下6000公里处,物质基本上都变成了液体,看起来可能更像是地球上起雾的海面。继续下潜8000公里左右,就会抵达木星的核心,那里的压强极高,液态的氢气在这里变成了固态的金属氢。
尽管人类对于木星的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发现,比如木星上巨大的气态风暴如同一只眼睛注视着整个太阳系。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这一神秘现象,而科技的进步让我们有朝一日能更深入地了解太阳系,乃至更遥远的宇宙深处。对于木星的未知与神秘,激起了人类无尽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