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句话“人非圣贤”似乎为我们打开了多少借口的大门,让我们轻易地以之为理由,回避自己的错误。那么,究竟是谁在为犯错者喝彩,为他们找寻逃避的借口?难道这句话本身真的错了吗?
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名言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人只要,就难免犯错。我们在成长的路上,谁没有跌倒过呢?重要的是,犯错之后我们要有真心改正的觉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不推卸逃避。我们要直面错误,不敷衍自己,把经验总结出来,警示自己,也警醒后人。
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找借口。小时候,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就能成为犯错的理由,让错误得以轻易原谅。长大后,到了职场,“这是笔误,不好意思”又成为犯错的借口,让人们宽容失误。成年人间的冲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理念更是让不少人以此逃避责任。我们的社会似乎总在告诉我们,只要找到适当的借口,就能轻松摆脱责任,仿佛这就是我们的护身符。
古今多少事情都在这种“找借口”的思维方式下变得复杂,浪费了无数资源,引发了无数不公,让亲者痛、弱者悲。我们应该真正领会的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我们能教育孩子从小不找借口,真待人,不懒惰且敢于面对错误,那么这个孩子未来必定会有所作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工作、生活、感情还是学习,我们都不应该找借口,不敷衍了事,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过失。不为自己脸上贴金,不逃避责任,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以南京夫子庙为例,这里汇聚了众多的文化与智慧。我们应当从中汲取力量与启示,不为自己找借口,而是勇敢地面对与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